为迎接建党100周年,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,引导广大青年了解党的光辉历史,感悟党的初心使命,领会党的创新理论,体认党的精神谱系,传承党的红色基因,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特此开展“新时代,青年说”系列活动。
1935年1月,中央红军强渡乌江、智取遵义后,红九军团向绥阳湄潭方向运动,负责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外围保卫工作,其中红九军团第8团由郑场翻过永山坎、从南门桥进占绥阳县城,红军入城以后,组织群众打土豪分钱粮,纪律严明,秩序井然,对市民秋毫无犯,受到了绥阳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。
1935年3月,红军组建了遵湄绥游击队,下辖四个分队,活动于遵义、湄潭、绥阳边缘地区,配合主力红军转移。3月下旬,余分队长带领11名战士在郑场红籽坝遭到敌人包围,因寡不敌众,战友牺牲,余分队长落入敌手,遭到了敌人严刑拷打想从他口中得知红军情报,但余队长坚贞不屈未吐露半字,最终被敌人杀害,壮烈牺牲,浩气长存。当地群众收验尸骨,召开大会,记载英烈。因只知红军分队长,姓余,战士皆不知姓名,只能建烈士墓以祭奠。
历史值得铭记,精神光照千秋。八十多年前发生在绥阳土地上的红色故事激励着今天的绥阳人,当年的革命者为了信仰,可以毫不犹豫奉献宝贵的生命,绥阳儿女从红色基因中不断汲取前行动力,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、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。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,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,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。如今的我们立足新起点、新征程,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、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,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,不能忘记来时的路,继续走好前行的路,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,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。